产品中心
辞旧迎新,守岁团圆。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大家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形成一年一度最大的人口临时迁移:春运。即使因为疫情,很多人不能回家,贴春联、洒扫除尘、看春晚、吃饺子也是少不了的步骤。
“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传统的年俗,文献记载至少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谁可以担当中国年文化的符号代表呢?”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提出了一个大多数人不甚了解的人物:汉朝四川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
“年爷爷”落下闳虽然在大众范围内名气不响,但在历史上也是留有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是汉武帝时推行的全国历法《太初历》的编纂者。
田兆元说,在中国的第一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年俗”的记载。“豳风”《七月》篇关于家庭团聚,家庭收拾整理过节的描述是这样的:“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改岁”即过年,过年的时候辞旧迎新,打扫卫生是一个基本的传统,在三千年前就奠定了。烟熏去除鼠患,修整门窗防寒,一个干净的房子,一家人:“我”、妇、子为主体家里过年。这就是古老的家庭团聚。
“我们还发现,那个时候就有了过年的公共生活。”《七月》这样写道:“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一个公共的年俗祭祀仪式。年节杀羊酿酒,大家来到了“公堂”,即一座公共的庙堂所在,举起酒杯,共同祝福:万寿无疆!祝福村落和家族的老人健康长寿,祝福共同的幸福生活长乐未央。“三千年前这样的过年场景就是家庭的团圆与公共祈福仪式的结合。所以在中国,过年早早就是公共的文化生活。”田兆元说。
但在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前,“过年”的时间并没有被确定下来。“早期中国一个朝代与另一个朝代的过年时间不统一,也就是‘岁首’不统一,过年的时间就不一样。”田兆元介绍,比如:“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意思是:夏代岁首是寅月即一月,殷代岁首是丑月即十二月,周代岁首是子月即十一月。改朝换代改变时间表述方式有利于王朝的个性建立,但是也有碍整个中国文化的时间认同。
“所谓春节,指的是上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其基本含义是除旧迎新。这便涉及到中国人对于自然更替周期的认识了,也就是说,春节作为一个岁时节令,是以历法为基础的。”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游红霞说。而真正从历法上规定“元月即春节”,将“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直接联系、法定统一起来的人,就是汉武帝刘彻和天文学家落下闳。
在汉武帝修改历法之前,从秦王朝改用颛顼历以来,这一历法已经延续了百余年。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岁首”面对的是冬天,不能从时间上体现新年新气象的局面,整个历法也与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多有不协。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一前105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落下闳奔波赶到京城长安。他与唐都等合作,精心制成太初历。太初历优越于当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为汉武帝采纳,于公元前104年正式公布实行,并定此年FB体育 FB体育平台为太初元年。
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即规定春季的第一个月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月,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使国家历史、政治上的年度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年度协调统一起来,并将24节气纳入历法。
“由此可推断,中国统一的春节是从太初历的推行开始的。那么太初历的制定者落下闳理所当然地成为春节的核心人物。”游红霞说。
中国幅员辽阔,北方非常寒冷的时候,南方已经相对温暖,要制定一个通行全国的历法很难。“《太初历》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阴历历法,还兼顾到了阳历的二十四节气。根据《太初历》的历法,阴历的‘春节’和阳历的‘立春’,时间差不多都在一年的‘岁首’前后,基本相合,新年和立春时间基本靠在一起,符合中国人的需要。”田兆元说,这也是目前认为落下闳和汉武帝在春节文化中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落下闳可以担当中国春节文化的代表吗?“就现有研究看,落下闳应该是不二之选。”田兆元说。落下闳是中国天文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浑天说《太初历》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独献。为表彰其对于世界科学的贡献,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在北京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所以落下闳是世界级的科学家。
游红霞曾去四川阆中考察过“年爷爷”文化。在四川当地,阆中有关落下闳对于历法、春节贡献的学术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010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阆中命名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开始尝试打造落下闳春节主题活动,2020年,才正式确认了“年爷爷”的称谓。
“很多重要的节庆都有一个代表人物,比如端午节有屈原,寒食节有介子推,中秋节有嫦娥。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却没有一位代表人物。”田兆元认为,如果要为春节选取一位真正有代表性的“人物符号”,落下闳是非常有价值的人选,“元代郭守敬编纂《授时历》时,又对历法进行了微小的调整,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阴历,但历法的基本大框架,是落下闳的《太初历》就确定下来的。”
田兆元感慨,西方圣诞节有以“圣诞老人”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符号,比如麋鹿雪橇、袜子、礼物等等,深受小朋友欢迎,既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成功地传播了圣诞文化,又推动了一系列相关的节日消费。如果能将“年爷爷”落下闳确立为春节人物符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春节作为我们最大的民俗节日,没有代表人物是一个缺憾。用一位历法家、科学家作为‘新年文化’的代言人,符合我们的创造精神。希望在未来,‘年爷爷’能够在不断的认同中与各种年文化的符号元素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年文化的符号代表。”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FB体育 FB体育平台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国家安全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具有与西式民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