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F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更多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

浏览次数:885 发布时间:2022-09-01 12:41:18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习这句话,道出了春节文化的内核。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专栏推出系列特稿《习的春节记忆》,与您一起感受的“过年范儿”。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1)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百节年为首,中国人总是用最隆重、最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欢度新春佳节。

  办年货、贴福字、包饺子、拜年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在绵延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全国各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2)

  这十年,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习总会走到群众之中,贺新春、送祝福,和大家一起品味年俗文化。

  2015年春节前夕,习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回到陕北梁家河。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的年货里,饱含他记忆中的乡愁和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牵挂。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3)

  “陕北高原是我的根。”习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就是来到了梁家河。在梁家河,青年习度过了七年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在这里,他真正懂得了百姓,懂得了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

  那些年,目睹百姓艰难、FB体育 FB体育平台体会群众疾苦,习对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刻骨铭心。后来,他这样坦陈自己当时的质朴心愿:“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跟贫困群众的约定,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都记在心里,念之,行之。每年,送出的“年货”单里既有脱贫致富之良策,也有艰苦奋斗之干劲。如今,他当知青时的朴素心愿已经实现。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4)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历次春节考察,镜头定格的一幕幕温情瞬间中,经常会出现红红火火的“福”字。

  2018年2月,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正在义务为村民写春联的欧可洪特地写了一个独创的“福”字送给:左边像个站立的人,右上方是一个房子,右下方有田。

  “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都说,有人有房有田,就有福了。我把这福字送您,祝福我们祖国在您的领导下,国泰民安。”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5)

  2019年2月,FB体育 FB体育平台北京市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居民侯雅明现场写下一副春联,给拜年。

  “这副春联就是我们前门地区四条胡同的名字青云、翔凤、好景、兴隆,它寓意着在青云直上的天气里,胡同里飞着五彩金凤,大家实现了美好的愿景,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兴隆。”

  兴致勃勃,高兴地拿起一幅红底金色大“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他深情地说:“中国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

  次日,在北京卫戍区支援保障大队警卫勤务一中队,上士袁文魁也现场书写“福”字敬送习主席,表达战士们对习主席的新春祝福。红色宣纸上,喜气满满的“福”字两边还盖着两枚金灿灿的印章,镌刻着“强军梦”和“警卫战士忠于党”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肩上扛的,心里惦记的,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福祉。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6)

  春节走亲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拜年时一句“过年好”,唤起人们最温暖的情愫。

  年味渐浓之时,习一直奔波在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的路上。在地方,他入乡随俗,以当地民风民俗同大家一起喜迎新春。用老百姓的话说,“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7)

  2014年,在内蒙古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以蒙古族传统方式为少数民族同胞、全国人民祈福。

  2016年,在江西神山村,拿起木槌同村民一起打糍粑。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深情嘱托随行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让为人民共和国诞生作出重要贡献的革命老区发展得更好。

FB体育 FB体育平台习的春节记忆·年俗篇(图8)

  2020年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佤族祝福木鼓,祝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年根儿下的山西汾西县段村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艳的灯笼、喜庆的春联,更添年滋味。乡亲们热情敲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南威风锣鼓,迎接前来考察慰问的习。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人民群众,喜气洋洋勉励大家:“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俗,带着传统的记忆和味道,又与时代一路同行;其中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从中我们可以找寻到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续的根和魂。